《觉醒年代》诗朗诵(《如果信仰有颜色》朗诵稿)
在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的最后一集中,念的诗是李大钊的《复辟变后寄友人》。全诗如下:
英雄淘尽大江流,歌舞依然上画楼。
一代声华空醉梦,十年潦倒剩穷愁。
竹帘半卷江天雨,蕉扇初迎海外秋。
忆到万山无语处,只应共泛五湖舟。
这首诗表达了李大钊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在诗中,他描绘了英雄豪杰如江水般流逝,而歌舞升平的景象依然在上演。一代人的声名和荣耀如同醉梦一般,十年的困顿和潦倒只留下了穷愁。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如竹帘半卷、江天雨、蕉扇初迎、海外秋等,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最后,他回忆到万山无语之处,只有与朋友一起泛舟五湖,才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归宿。
这首诗在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的最后一集中出现,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未来的展望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,追求真理和进步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于友情和团结的珍视,只有团结一心、共同奋斗,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在《觉醒年代》最后一集中,所念的诗是苏轼的《定风波》。具体诗句为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这首诗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豁达,与剧中人物陈独秀在狱中坚韧不拔、乐观向上的精神相呼应。
渭北春天树,
江东日暮云。
何时一樽酒,
重与细论文。